1、分子1:分子是 。同种物质的分子 相同,不同种物质的分子, 不同。
2:分子的性质是(1) (2) (3) 3:物质呈三态的重要原因是 4: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、 、 。
5:混和物与纯净物混合物:宏观定义: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;徵观定义: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。纯净物:宏观定义:由一种物质组成的。徵观定义:由同种分子构成的。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只不过简单地混合,各成分之间没发生化学反应,它们各自维持原来的性质,但有影响。 2、原子1: 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△ 2Hg+O2 通过这个反应,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 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 。
2:原子是 。
3:原子的性质是: 4:原子是由 构成的。因为 因此原子 不相同种类的原子,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 5: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。质子带 ,中子 。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是由 决定的,在原子中,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===核内质子数===核外电子数,但未必等于核内中子数。
6:相对原子水平是以一种。单位为 (一般不写)。
7:质子和中子的水平大约 ,电子的水平很很小,因此,原子的水平主要集中在 。
8:一个铁原子的水平9.28810--26千克,一个氢原子的水平1.67410--26千克,一个碳原子的水平1.99310--26千克,计算铁、氢、碳的相对原子水平。
9:碳原子的水平为a克,某原子的水平为b克,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水平为 。
10: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.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;原子核比原子要小得多.(等于十层大楼中的一粒樱桃)核外的电子更小,它们绕核高速运动.(等于一粒灰尘)因此相对来讲原子中,绝大多数是空的.原子核虽小,但仍可再分.(原子弹爆炸)实验证明: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.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,中子不带电荷. 故: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==质子数 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.因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.故:质子数==电子数 所以: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==质子数=核外电子数
11:分子、原子的相似,相异及相互关系: 原子 分子 备注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。 原子肯定比分子小吗?相似性 小,轻,有间隔。同种原子性质相同;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; 小,轻,有间隔。同种分子性质相同;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; 相异性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。 在化学反应中,分裂成原子,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。 相互关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,由分子构成物质。如:氧气,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。如:金属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。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。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?3、元素 元素符号1:定义: 。
2:世界上的物质虽然有千千万万种,但组成这类物质的元素,却只有100多种.元素、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元素 原子定义 具备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.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。区别 只讲类型,不讲个数,没数目多少的意义。 即讲类型,有讲个数,有数目多少的意思。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。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。举例 如: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。即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。 如;一个水分子,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。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元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原子 一类原子的总称
3:单质 例:4:化合物: 例:5:氧化物: 例:6: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: 第二是: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第二是: 。
7:元素符号:用 来表示。元素符号的意义(1)表示一种元素,如O表示氧元素;(2)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,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。4、化学式 相对分子水平1:化学式:用 叫做化学式。(1)物质的化学式,并非凭空臆造出来的,而是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.(2)一种物质(纯净物)只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.(3)有的物质的化学式,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.
化学式可表示:组成元素的类型,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.各元素的水平比.。
2:单质化学式的写法:(1):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体单质: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.如:Mn K Fe C S P 等例外:碘I2(2):非金属液体单质及气体单质:一般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2如:O2 N2 H2 Cl2 Br2 等这种分子称为双原子分子。O3也是 叫 (3)稀少气体的分子:用元素符号来表示。如He Ne Ar Kr这种分子称为单原子分子.3: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: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需要预测: 该化合物有哪些种类元素组成.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。氧化物中,氧元素在后.如:MgO、Fe3O4 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,非金属在后.。如:NaCl、读法:先写后读,后写先读.4:C表示: 2C表示 3H2O表示 5: 相对分子水平: NaCl的相对分子水平=KClO3 的相对分子水平=6::书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并分类(指出金属、非金属、稀少气体)H、O、N、C、P、S、F、Si、He、Ne、Ar、K、Ca、Na、Mg、Al、Zn、Fe、Cu、Ba、Hg、Ag.是金属的是 是非金属的是: 是稀少气体的是: 7:元素、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:元素 组成 物质 元素:宏观定义,只讲类型,不讲个数 ,相同种类原子总称 构成 构成 原子 构成 分子 原子分子:微观定义,既讲类型,又讲个数8:分子、原子、离子、元素和化学式元素:具备相同核电荷数(即核内质子数)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。原子的核电荷数(即核内质子数)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类型。①大多数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:一种元素、该元素的一个原子、一种单质但H、 N 、O 、Cl等符号不可以表示单质,它们的单质是:H2 N2 O2 Cl2 ②地壳中元素按水平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:O氧 Si硅 Al铝 Fe铁。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。 ③化学的语法: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(金属单质、稀少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)例: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,水由水分子构成。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、物质都是宏观定义,只表示类型,不表示个数。不可以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④具备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可能不是同种元素,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:⑴ H2 和He ⑵ CO、N2 和Si ⑶ O2 、S和 S2- ⑷ OH- 和 F-9:粒子:如原子、离子、分子、电子、质子等,它们都是微观定义,既表示类型又可表示个数。分子、原子、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。金属单质和稀少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;非金属单质、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,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。
10: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: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---原子,原子不可以再分。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不过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,而分子本身没发生变化;发生化学变化时,分子被破坏,分子本身发生变化。在所有化学反应中,反应前后元素的类型、原子的类型、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水平都不变。